雕牌坊横额楷书“华岩法界”四字,字高0.5米。右款为“赐进士第云南签事封都御史赛达题”,左款为“明万历丙申岁求太学生古渝赛达题”,石牌坊另一边的横额上题刻“昙景长春”四个大字,右款为“赐进士第兵部左侍郎前御史达题”,落款中的赛达,是明代嘉靖四十一年进士,任兵部尚书。他是抗樱名将戚继光的上司,指挥了抗击楼寇的战争,立下赫赫战功,是一位民族英雄。
他的祖上还出了一位重臣—赛义。赛义官拜吏部尚书,辅佐皇太子监国。明宣宗赐予免死金牌,死后追赠太师,溢“忠定”。一门之中,先后出了两位朝廷重臣,赛氏家族在古代巴渝地区,地位自然相当显赫赛达为何要修建这座石牌坊,一直是个未解的谜团。直到赛氏家族的后人从美国回家寻根,才解开了这个谜。龙游寺原本叫“华岩寺”,是一座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大庙,但屡遭破坏,赛达的父亲决定修复这座寺庙,但在寺庙修复完成前,他就去世了。
为了纪念父亲以及修复龙游寺之事,赛达建造了这座石牌坊石雕牌坊价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,主要受修建者的审美观的影响,我们看一下大坪老街的深处,以前隐没着七座晚清时期的牌坊,所以人们也把那条老街唤作“七牌坊”。然而,今天的“七牌坊”只是一个纯粹的地名了,“七牌坊”包括五座功德坊、一座百岁坊、一座乐施坊。石雕牌坊的对联、题词多出自当时的重庆社会名流,比如重庆知事刘朝宗、翰林院编修施纪云、重庆府知事耿葆奎、四川提学使吴庆抵、川东兵备道夏时等。七座牌坊在抗战期间被日机炸毁两座,另外五座在“文革”中被当成“四旧”毁掉了.只剩下了为多块"5米高的大石碑看着“七牌坊”仅存的石碑,笔者不禁感慨,在古代,能够获得皇家许可建造石雕牌坊,对于个人、家族乃至家乡,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