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甫(杜少陵,712年-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[1],唐代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后人称他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[2]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,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。三十五岁以后,先在长安应试,落第;后来向皇帝献赋,向贵人投赠。官场不得志,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。
展出作品中,涵盖宫观寺庙,塔亭柱栏,龙狮虎兽,神佛造像,石雕精品,大型城市景观雕像等,展示出惠安雕刻出神入化的精湛技艺和亘古长明的文化传承,再现惠安石雕匠师与石头对话的灵性之魂,之歌,之美,生动再现了惠安石雕艺术特色。
而陵墓里的雕塑,其功能就是作为装饰和随葬品,而这种陵墓雕塑可以分为陵墓石雕和墓俑雕塑两大类。他住的附近,有一尊很大的石雕的绿度母像,他每天都跑去那儿和那尊绿度母像说话,雕塑的终极意义文:伍时雄——2002年1.雕塑概念的终极意义众所周知,雕塑与绘画是作为艺术概念的类别而被区分开来的,石雕,木雕等又与油画,木刻,铜板画一样属于同类细分的概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