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的园林很早就有用到雕塑来进行装饰和点缀,汉武帝时期建章宫的北太液池旁边曾有石鱼、石龟、石牛、织女、还有铜雕的神仙立于神明台之上。在古代,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杜康的发明,把他说成是酿酒的祖宗,由于影响非常大,以致成了正统的观点。
金身端坐佛像是人们采用铜雕加工出来佛像,然后全身鎏金的一种加工方式,或者采用石雕雕刻完成,最后上底漆和金色的面漆而加工出来的雕刻产品,这样的雕像一般工艺采用圆雕和浮雕加工,放置在寺庙的罗汉堂中,让人感罗汉之威严,尊者之法力强大。古格皮央遗址出土世纪阿里文物局藏图三、图四是近年出土于古格皮央遗址杜康殿的释迦坐像,收于阿里文物部门,为世纪藏西作品。
进入南京博物院的大门,院落空间中央水景之上反映江南水乡特征的大型不锈钢作品《梦莲》,艺术馆东侧草坪上意蕴竹林七贤的《七贤》,特展馆观景台上对应钟山龙盘的半入地青铜雕塑《升》,与故宫南迁文物故事契合的逼真的木箱状雕塑作品《海岸》,历史馆内悬挂的用报纸搓捻编织而成的南京明代初年龙袍造型《今日明朝》,非遗馆前用石块和金属管结合而成的乐器状的“弦音系列”雕塑……林林总总,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原来能如此结合、如此融洽,并在南京博物院的空间里因“呼吸”而获得生命、拓展活力。近年出土于古格皮央遗址杜康殿的释迦坐像,收于阿里文物部门,为12世纪藏西作品。